用户名: 密码: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呈现

2009-05-15 23:43:08 作者:王玉琴 来源:城北小学幼儿园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在区域活动中,活动环境和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孩子才会获得经验和知识。既然环境和材料这么重要,教师是不是可以放手不管了呢?材料的呈现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教师仍然要“教”。这里的“教”指的是教师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学习的材料,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有效地呈现活动材料,并创设支持、引导的环境气氛.
    一、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幼儿园工作的原则提出,这一原则表明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而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
    1、物质环境的创设
   (1)能引起幼儿操作的兴趣
    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引发幼儿产生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想看看它到底能做什么。当幼儿发现了自己以往所不知道的现象时,他们会很激动,并产生一种要与他人交流的愿望,一种与自己的同伴分享的愿望,尤其是对方也在进行同样的事情时。比如在科学探索区,教师提供可操作变化明显的物品。才能不断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为幼儿提供的探究和操作材料应尽量从身边选取,这样的教育能让幼儿学会勤俭,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这样的教育能让幼儿热爱科学,并真切地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体验到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如充分利用自然物,在自然区域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戏材料。如在“多彩世界”这一主题中,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去发现树叶的颜色,让幼儿去收集各种颜色的树叶,粘贴成小动物或制成“书签”等;用瓶盖、石头、瓜子做计算材料;孩子们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了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也增加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幼儿通过操作能获取知识,还能让幼儿学会创造,体验到创造的乐趣,让仅有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真正的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乐于创造。
   (3)足够的材料
    教师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能否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多则滥,滥则泛。每样东西的数目不一定和班里的人数相等。应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如在“钓鱼”的活动中,每组有一池“鱼”就可以了,幼儿可根据教师的要求去钓鱼,幼儿可根据鱼身上的颜色去钓,也可根据鱼的种类去钓。在计算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在鱼的身上出些计算题,幼儿根据计算题的要求去玩钓鱼游戏。 
    2、心理环境的创设
   (1)融洽的师生关系
    宽松的游戏氛围能否出现,还取决于游戏时师生间的关系。一般幼儿乐于接受伙伴关系,教师在营造这种氛围时,应以一颗不泯的童心去理解幼儿的感情与需求,以平等的伙伴关系身份介入幼儿游戏,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挥者。游戏时幼儿就是活动的主人和中心,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玩法,遵守幼儿提出的规则,与幼儿共享快乐。例如:在游戏时,规则中要求输了要在原地跳五下,那么教师输了也要跳五下。这样幼儿才能把教师当一位玩伴来接纳,在心理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放松,当教师被幼儿接纳后,便可以以玩伴的身份,对幼儿的游戏加以指导和提示。
   (2) 融洽的生生关系
    幼儿在游戏时,自然要与同伴进行交往。教师就要帮助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处理彼此的关系,让幼儿懂得尊重别人是首要,同伴间要有礼貌。幼儿交往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争抢玩具和意见冲突,教师就要分清情况,公正处理,避免进行主观臆断,粗暴干涉。当遇到幼儿争抢玩具时就要引导幼儿分清对自己玩具和别人玩具的正确态度,学会与别人商量和爱护别人的玩具,让别人乐意借给你玩;当出现意见冲突时教师要妥善引导,让幼儿自己讨论解决矛盾的方法。如在玩跳棋游戏时,有许多幼儿想玩这一个游戏,教师就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最后可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决定先后顺序,从而让幼儿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同伴间也是平等的,幼儿在自己解决矛盾之后,会玩得更高兴,并在幼儿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
    二、区域活动材料的呈现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 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对于幼儿学习者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实现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而材料的呈现方式直接关系到能否引发幼儿的探究活动,能否引导幼儿逐渐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关系。
    1、开放性呈现
    以开放的方式呈现的材料,幼儿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主操作的可能性。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区域及区域中的各种材料。如同时开放几个区角:科学区,语言区,美工区,益智区,表演区等。在美工区内,有的幼儿喜欢绘画,他就可以选择绘画所需的材料,蜡笔、记号笔、水粉颜料等,在美工区内,他们还可以选择泥工材料,进行泥塑活动。面对同样的材料,幼儿操作的组合方式不同,幼儿所发现和感受到的事物的特点和关系也不同。
    采用开放性的投放方式,有利于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和意图操作物体,使幼儿有更多自由发现的机会,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并提供进一步的引导。值得注意的是,以开放的方式投放的材料,也应该是经过教师仔细研究、斟酌和选择的,是结构好了的,而不是随意投放的。
    2、明确主题或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根据主题讨论探究后,和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所需的材料。如在“中国娃”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资料,如图片、地图、地球仪、民族服饰、京剧脸谱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发展了技术设计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且发展了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认识了材料的特性,发展了相应的关系,获得了有关的知识经验。
    教师也可以给幼儿提出某个具体问题或任务,让幼儿选择一定范围内的材料尝试着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分为两部分:构成问题或任务的材料;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所需的材料,这些材料能为幼儿解决问题提供暗示和线索。如在做“沉与浮”的实验中,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构成问题或任务的材料有:装有水的盆子,木片、雪花片、泡沫等。解决问题或任务的材料有:铁块、石头等。这些材料会引发幼儿尝试多种解决的方式。
    3、材料分层呈现
    分层投放材料就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教师通过不断地增加和改变材料的投放,提示和“引导”发现由很不精确到接近精确、从很少到逐渐丰富的知识经验。我们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地探索和发现,给幼儿一种发现和能胜任的感觉。如在科学区“接亮灯泡”的实验中,第一次投放材料:教师给幼儿每人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和一根电线。让他们找出接亮电灯泡的方法。经过充分的尝试后,幼儿归纳出接亮灯泡的关系:只要灯泡触到电池的顶部或底部,电线把灯泡和电池的另一头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电池的位置没有关系。第二次投放材料:教师增加了一根电线。幼儿尝试着用一节电池和两根电线点亮灯泡。幼儿会继续探究,发现其他的连接方法。第三次投放材料:增加两节电池。幼儿会发现电池的多少会改变亮度。第四次投放材料:木片、金属片、塑料片等,幼儿通过探索会发现什么材料导电,什么材料不导电。在幼儿获得以上经验后,再让幼儿理解导电与安全的有关知识。
    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有效地呈现活动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很好地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在线问答

幼师群:42575230  54118754  |  园长群:107615813 | 经销商群:107617312 |  妈妈群:107616762 |  幼教公司群:121128490

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
QQ:23419676 点击咨询
QQ:835226297 点击咨询
QQ:420675791 点击咨询
QQ:335163768 点击咨询
QQ:361206426 注: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1032079号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