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提高大班幼儿学习珠心算兴趣

2009-05-16 11:10:04 作者:不详 来源:互联网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珠心算教学也将近一年了,记得刚开始进行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不是很高,在活动中往往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的孩子在活动时喜欢讲话、静不下心来、摆弄算盘等等。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使珠心算教学能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学习,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教学:
    一、创设趣味情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珠心算活动是逻辑性和概念性很强的活动,在教学时我首先考虑的是活动的内容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吻合,因为中班幼儿是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对于他们所接受的知识更倾向与情节化。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创设有趣味的情景。如:“认识算盘”是中班幼儿学习珠心算知识的第一部分,但是,这些内容非常抽象,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很难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为了让幼儿了解算盘的历史及演变过程,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卡通形象与算盘联系在一起,编成了有趣的故事,并根据算盘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来赋予他们生命,就这样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孩子们兴趣特高。由此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且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动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而且他们也逐步喜欢算盘,乐意和算盘交朋友。活动中,为了让师生互动起来,我提问:“小算盘还有什么本领”。让孩子们在玩玩中玩出不同的花样。通过活动,既发展了幼儿的探索性思维,又使活动达到了高潮,实现了教育目标。
    二、体现活动过程中的游戏性和娱乐性
    由于中班孩子的思维特点即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活动中注重游戏性和娱乐性,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如在练习手指操活动中,我让孩子们以《开车旅游去》的情景来练习,我要去北京、我要去上海、我要去苏州、孩子们把珠子当作车子的轮子,在游戏中练习,使活动显得轻松而愉快,达到教学目标。
    三、游戏情景要充满童趣
    珠心算活动,离不开游戏活动。所以,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以游戏情景为主线,设计的游戏情景要有童趣。我也经常从网上去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一次。我看到一则游戏《住楼上》,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带5的加法,把教师的讲解编成了儿歌的形式,珠哥哥,珠妹妹,大家一起住楼房,5珠哥哥住楼上,1珠2珠3珠4珠小妹妹,你们人小住楼下。孩子们边拿珠码卡片,边玩游戏,拿5珠宝宝的幼儿站着,拿下珠的幼儿蹲下,并相互交换,游戏反复进行。孩子们在充满童趣的氛围中学习。利用情景化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珠数关系,初步形成脑印象,引起珠心算活动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多种手段让幼儿学习珠心算,并通过语言表述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脑印象,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孩子们熟悉珠码后再进行带5的加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游戏采蘑菇,把采好的5个蘑菇送到楼上5珠哥哥,用5珠表示,再把分别采到的1,2,3,4个蘑菇送给楼下的妹妹,分别用1珠,2珠,3珠,4珠表示,然后问小朋友一共采了几个蘑菇,小朋友一下子明白了其中带5的加法的道理。在巩固练习中,我又设计了游戏,分蘑菇请客让幼儿进行练习5的加法,就这样在游戏中,孩子们充满了乐趣,还学会了带5的加法。
    珠心算的掌握,它不同与一首儿歌的掌握。珠心算有着它的连续性,如上一环节没学好,那就往往会影响下一环节的学习。所以要了解每位孩子的掌握情况,不能因能力强的孩子学会了,而不去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师要在面对全体幼儿的基础上,再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进行辅导,尽可能地将个别差异缩小。幼儿学会了方法后,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我觉得光靠幼儿园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在家辅导孩子练习。所以我就经常让家长了解我们每次的教学情况,让家长也了解珠心算的教学方法,让家长在家里也能有针对性地指导。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始终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的教学规律,把幼儿的思维通过训练—复习—新授—游戏等手段,达到完美的境界。
相关热词搜索:珠心算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在线问答

幼师群:42575230  54118754  |  园长群:107615813 | 经销商群:107617312 |  妈妈群:107616762 |  幼教公司群:121128490

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
QQ:23419676 点击咨询
QQ:835226297 点击咨询
QQ:420675791 点击咨询
QQ:335163768 点击咨询
QQ:361206426 注: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1032079号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