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如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0-10-05 14:23:17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大学幼儿教育发展中心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在不断阅读理论书籍、倾听理论讲座、和其他教师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各种教育理论,参与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分析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同教师们相互交流,评价、反思,关注和分享教师们先进的教育经验;才能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自我反思,检验自身已有的理论,调整不适宜的教育行为,构建、扩展自身的教育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育改革从“书本”到“人本”的过度,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要从“高高站立”转到“俯下身子”予以关注,要积极探索、寻找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然后不断实践、反思、改进、创新,把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那么,怎样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斯腾豪斯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三条途径:通过系统的学习;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检验已有的理论。
  一、通过系统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一)阅读理论书籍、倾听理论讲座、整合教育理念
  一提到理论知识,我们就会想到,看书、听专家讲座、通过媒体等外界的灌输。而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是自身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从自身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吸收外界不同的信息来源,然后不断实践检验、研究发现,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讨论“园本”课程。有位青年教师把“园”当成是“原”字。可见这位教师只是听到有“园本”课程,没有追根求源去理解“园本”课程的理论内涵,更没有脚踏实地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去挖掘其根本意义。于是我们开展对什么是“园本”课程、怎样实施“园本”课程的讨论。经过几次的讨论学习,这位青年教师逐步掌握了“园本”概念,并开始尝试进行“园本”课程的研究。
    因此,只有以自身积极思考、辨别为前提,然后领悟、迁移、融合、整理、运用、内化成自己的理论结构,才能真正使自己的理论得以提高。
   (二)加强教师之间理论知识的交流
  在日常的工作中,每位教师的理论水平差异很大,组织教师间的互动切磋很有必要。因为她们会在浓厚的交流气氛中,吸收别人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经过加工提炼,再到实践中去验证,交流、实践……就是在这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理论经验,使自身的理论水平逐渐加高。如:教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主题的选择与实施的问题。我们便利用教研活动,展开讨论。讨论者充分解释怎样做才是有效选择与实施主题,其理论根据是什么。在激烈研讨的过程中,每位参与教师,从各个角度去审视一系列的教育观点,过滤出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到教学中去实践,再总结经验,使自身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指导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1、预设活动的理论依据。
  预设活动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活动。教师要根据幼儿成长所必须具备的经验,关注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生活中捕捉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设计适合幼儿的有效教育。如:“五一”放假后,幼儿在一起交流旅游的感受及见闻,展示收集的图片及购买的物品。显然,旅游的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又是幼儿成长中必备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了谈话活动——“有趣的旅游”。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乐于分享。因此,幼儿的思维、倾听、表达等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评价教育活动的理论依据
  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进行反思,针对每个教育环节的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寻求策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果没有先进的理念作指导,所组织的活动,就只能是盲目的服从,模糊地效仿,创新便无从谈起。例如:在一次观摩活动后的自评中,一位教师把“生成”活动误认为是“生层”,显然,她没有真正理解“生成”是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信息而设计的活动。“层”应该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水平差异,设计的适合不同层次孩子的教育内容;或为幼儿梳理经验、提升经验而设计的层层递进的环节及难易程度。这位教师只是简单走别人的道路,对每个环节的设计理念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在此应促进幼儿哪方面发展?以及如何促进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等,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缺乏主动探索精神。
  二、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提升自身教育技能
   (一)分析别人的教案、教育案例
  借鉴外界信息,是教师们提高自身教育技能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看到优秀的教案或案例,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进优秀教师的教育境界,对其教育思想,进行探索研究。同时,教师们的脑海里,会回忆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遇到过的同样情景,对号入座。然后,进行借鉴、反思、加工、创新。如:在幼儿教育杂志上有一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介绍了一种用分步骤图谱填空的形式,教幼儿熟悉旋律。我把这种教育手段,迁移到小班音乐教学活动中,利用图片,结合小班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引导幼儿学习旋律,理解歌词。幼儿对此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
   (二)教研活动中的相互交流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先是全园大教研,可这种集体学习、讨论,已满足不了教师渴求提高专业技能的愿望。因为大教研教师多,每位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机会少、时间短,不可能深入阐述,这样所享受的互动机会也相对减少。因此,园内进行改进,分年级组进行教研活动。这样,人数相对减少,教师表现的机会增多,并能轮流担任中心发言人;同时,充分的调动了她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如:各年级组集体备课,教师先集体设计教育活动的大体过程,预想活动中会遇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然后,选一位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本年级组教师集体观摩;活动后集体反思,讨论教育过程中每个环节幼儿的表现,出现的问题,寻找更好的教育策略。然后,本组全体教师再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进行实践,观察自己在这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下次集体备课时,再一次的交流、研讨。
    这种教研观摩活动与优质课评比不同,没有比赛性质,相比之下不够完美。但它遵守“求真务实”,倡导“深入研究”,也就是将教师们感兴趣的话题,教研到底,使其所关注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得到真正解决。这不仅为教师增加说的机会、提高说的技巧、激发说的智慧、升级说的水平,而且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催化作用。同时,我园的保教质量也在逐渐提升。
   (三)观摩活动后的评价,
  《纲要》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观摩课中以教师的自评为主,主要引导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反应;反思活动设计目标、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合;反思每个环节所采用的教育手段,是否促进了幼儿发展;反思投放的材料是否充足、适宜;反思教育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等等。通过分析、评价,老师们对活动中的很多闪光点,共同借鉴学习。针对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深入分析。自然而然揭示问题,水到渠成解决问题。最后由业务能力强、组织水平高的教研组长或业务园长,将商讨的教育经验进行有效地梳理,提供改进教学的途径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如:观摩小班科学活动《帮水宝宝搬家》时,有一个引导幼儿浇花的环节。幼儿在把水宝宝从盆里搬到花盆中时,水流到地面上,一名幼儿跑过来:“老师,地上有水!”这位教师没有预设到这个问题,就没有正面回答孩子。活动后,观摩教师积极讨论,应怎样对待幼儿提出的这类问题?如何加以引导才适合?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应积极回应幼儿:“小朋友,谁能想个办法,帮地上的水宝宝搬家?”引导幼儿继续探索。通过交流,大家对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有了更高的认识;对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做到了心中有数。
  三、检验已有的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自我反思,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
  《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文中指出:“自己充当别人的角色,像别人那样看待自己的实践。”才能做好反思。我们注重教师借助自己的活动方案、记录、教育笔记、回顾片段等,分析自身的教育行为。如:在小班的《转动与滚动》活动中,我设计的目标是:引导幼儿既理解转动又懂得滚动的道理。活动后,我发现活动目标太高,选择内容太多,应该就一个问题——滚动或转动,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索。同时,我还发现提供的材料,幼儿虽然感兴趣,但探索只在表层,转动、滚动的概念含混不清。说明我在组织活动中,提供深入探索的空间小,幼儿无法提出更深入具体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经常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
   (二)从幼儿的表现中,检验自己的教育行为
  《纲要》中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教师应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进行特别关注,观察幼儿活动中的反应,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调整教育策略,这也是提高教师洞察力的关键。如:“托起彩色的气球”,是小班“彩色世界”主题中的一个生成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高兴地用手轻轻碰一下气球,气球就飞向天空,落下来再去碰,又飞向天空……孩子们热情很高,争着去碰气球。可由于孩子多,气球少,在活动中尽管强调了安全,还是有碰撞的事情发生……我把问题交给幼儿去解决,有的孩子提出分组。我又提出问题——怎么去分?他们兴致勃勃讨论:一组一种颜色,几种颜色的气球就分几组;给同一种颜色的气球编上号,自己选,每组不能超过五人。接着,他们又讨论了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根据幼儿的想法,我把活动作了相应调整……
    (三)验证同事的教育经验,重构、扩展自己的教育经验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提倡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教师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个大的智慧库,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把钥匙,随时可以提取精华,并验证是否适合本班幼儿,重构和扩展自己的教育经验,再重新输入智慧库。如:“进餐”是幼儿生活活动重要的片段之一。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问题:孩子挑食、撒饭,把不吃的饭菜挑到别人碗里等等。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不爱吃青菜,怎样劝说、解释都无济于事。我把这个问题带到教研活动中讨论,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发言。我选择了一位教师成功的经验 ——数数:就是这顿饭吃一口青菜,下一顿饭吃两口青菜……渐渐孩子改掉了挑食的毛病。
  总之,作为幼儿专业教育者,我们应该具有不断研究专业知识的意识与能力。积极地用教育理论知识,去解释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有效反思;不断借鉴、研究他人的教育经验,对追求卓越教师,是一条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在线问答

幼师群:42575230  54118754  |  园长群:107615813 | 经销商群:107617312 |  妈妈群:107616762 |  幼教公司群:121128490

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
QQ:23419676 点击咨询
QQ:835226297 点击咨询
QQ:420675791 点击咨询
QQ:335163768 点击咨询
QQ:361206426 注: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1032079号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