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幼儿园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新理念

2010-03-09 08:00:57 作者:王彦 来源: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做中学”是1992年由法国学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帕克先生倡导的一项科学教育改革,目前在法国已经全面展开。“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理念在于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做中学”科学教育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做中学”科学教育不注重教育的结果,不追求学生说出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近几年,中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在多所幼儿园进行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其领域也较为全面,不仅仅局限于幼儿科学教育。而是逐渐渗透于幼儿的全面教育中。本文主要讲叙的是“做中学”课程理念对幼儿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及价值探究。
    根据幼儿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资料显示:从2岁起幼儿左脑和右脑开始具备分工和协作的能力,智力明显提高,法国已经开始尝试让幼儿2岁起进幼儿园。“做中学”即在幼儿园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学习探究的技能,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并促进语言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众所周知,幼儿一日中最主要的活动是游戏,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是体育活动,故幼儿专家提出了学习游戏化的教学观念,并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论证。因此以“做中学”课程理念对现行的幼儿体育课程和模式进行一定改良,其应用价值和实践操作意义是具备跨越性的。
   “做中学”理念下的幼儿体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变革,而是一个以变革幼儿的体育学习方式为切入点,进而变革幼儿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和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以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教育方式的系统工程。
    一、“做中学”课程理念下幼儿园体育课程的变革。
    1、幼儿园体育课程目标的变革。传统幼儿园体育课程只关注幼儿在体育活动方面的知识的接受和动作技能的训练,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样的教学在强化幼儿的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幼儿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而“做中学”的理念中把过程方法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密切关注幼儿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把握体育课程的目标时应当注重将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关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性,关注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情感和兴趣,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动作技能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不仅是形式的、机械的整合。比如我们在组织幼儿玩球类的游戏活动时,幼儿拍球的多少、球能踢多远等等已经不是我们所最关注的,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的情绪、兴奋度,游戏方法的产生过程、在游戏过程中的幼儿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等。
    2、幼儿园体育课程资源的变革。传统教学中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素材多是从教师参考书中选取,比较零散,教师往往把各类体育活动教材作为唯一的体育活动课程资源,而“做中学”科学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从周围取材,是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科学教育标准,灵活多样地开发与设计突出本土化并体现地方特色的案例。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和重视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教育工作者应从孩子们身边选择易于获得的和有教育价值的物品,作为他们的操作材料。
    同样幼儿园体育课程资源也应当是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根据新《纲要》的精神要求,教师和幼儿共同开发的,适合本园实际情况的园本体育活动课程。由于园所的地域差异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园所之间在活动场地、游戏器材等条件性课程资源上存在着不同的区别,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和知识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作为本园教师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认真研究符合本园幼儿兴趣的体育活动方式、手段和器材。其次确定符合本园幼儿体能发展的现有基础以及相应器材和要求。最后积极开发和利用园内外体育资源。如发挥幼儿园各类物品(桌子、椅子、废旧物品等等)的多种功能,制作简易器材、新兴项目的引用、开发地方传统体育资源等等。
    3、幼儿园体育课程方法的变革。“做中学”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教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来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观点。他强调教育活动应以儿童为中心,根据儿童的兴趣组织活动,教育应当创造、利用和通过环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以获得直接的个人经验,通过这种方式,使个人的经验不断改组和改造,并使个人的经验不断生长。幼儿体育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师生角色,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幼儿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练习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个性与创新的过程,而“做中学”也从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4、幼儿园体育课程评价的变革。幼儿园开展和实施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但健康的最终定义以前的教师往往以一些动作技能的量化来评价幼儿体育活动能力发展的情况,以总结性的教育评测判断结果。
    而“做中学”理念中采用激励性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激励,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不仅注重孩子们探究活动的结果,更重视探究的过程。关注孩子们是否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更关注孩子在探究过程中是否积极投入、尊重事实、有独到的见解、能设法解决问题、能接纳同伴的观点、善于与同伴合作和交流。因此,在体育课程评价中教师要致力与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注重形成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真正做到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做中学”理念下师生体育教学的变革
    1、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所以“做中学”最明显的变化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有了“做”的机会,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而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中一直存在把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作为体育教育首要目标的倾向。为了完成既定的目标,老师“没有时间和条件”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幼儿没有自己选择课程和活动内容的权力,活动中没有自主空间,明明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不感兴趣,或没有足够的感性经验确保他们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却偏偏一次次地硬要把幼儿“拽”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上,强迫幼儿适应自己的“教”,使幼儿失去了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这种教育实际上也是“没有幼儿的教育”。老师心里装的是教学“目标”而不是“幼儿”,不知道幼儿需要什么,要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
    而“做中学”理念下的体育学习方式是幼儿在自己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意识的驱动下,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其核心思想是“让幼儿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正如现在幼儿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玩”“多物一玩”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出现,让所有孩子在学前期就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体育运动规律的方式亲历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给孩子们创造了无限的自主活动空间。我们欣喜的看到,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对一张报纸、一个轮胎自主创造出来的多种游戏方式,能够自由的三五成群的玩起来,跳起来,玩出了各种花样,玩足了运动量,玩出了欢歌和笑语。活动中孩子们不再是单纯的从教师那里接受枯燥的动作练习,而是要观察各种器材、设想不同玩法、亲自动手练习、和同伴互动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体验并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它不仅培育幼儿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也培养他们对终身体育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养成自发的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2、教师行为和角色的变革
   “做中学”强调的是: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孩子们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解决问题;为孩子们的探索发现铺路搭桥,促进他们亲历发现过程; 指导孩子们学会使用科学探究记录本,记录探究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发展他们的交往和表达能力。
    与传统体育教育相比,“做中学”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观念,把握“一切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树立幼儿本位意识,,树立幼儿的学习主体意识,树立幼儿的个性意识,形成课程意识,将充分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建构新型的幼儿体育课程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与幼儿形成对话意识,实现教学相长和自我实现。
    其次,成为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支持者和促进者。教师要不断地去研究和了解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知识技能需要,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创设丰富的体育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体育运动动机,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供丰富的活动器材和活动形式,为幼儿服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和开发各类课程资源,最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适合本园进行广泛开展的体育新课程。
   “做中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已经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认可和大力推广,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为这个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时机,作为一线教师,应当紧紧把握新课改的时机,把握住“做中学”这一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断促进幼儿体育课程的良性改革,以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今幼儿的发展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儿童和全体公民的体育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吴刚平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2、韦钰 《关于“做中学”科学教育的评测》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在线问答

幼师群:42575230  54118754  |  园长群:107615813 | 经销商群:107617312 |  妈妈群:107616762 |  幼教公司群:121128490

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
QQ:23419676 点击咨询
QQ:835226297 点击咨询
QQ:420675791 点击咨询
QQ:335163768 点击咨询
QQ:361206426 注: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1032079号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