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如何让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2010-05-01 22:18:53 作者:佚名 来源:舜网-都市女报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对孩子而言,成长中的每一次新体验都意味着新的快乐,同时也会带来烦恼与困惑:父母不再有求必应,就算再不乐意,孩子也得自己叠被子、收拾房间;总有几个同学不喜欢和自己玩……孩子也难免体验沮丧、愤怒、嫉妒等消极情绪。如果他们能够恰当地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顺畅。

  测测孩子的自控力

  1、当孩子在饭桌上提出“想要一个游戏机”的要求被拒绝之后,他当下的反应是:

  A.、耍赖,哇哇大哭

  B、翘起嘴巴,拒绝继续吃饭

  C、平静地问原因,并表示等下再谈

  2、家里来了一个陌生人,孩子正在客厅里玩玩具,他当下的反应是:

  A、不肯叫人,自顾自玩

  B、赶紧躲回自己房间去

  C、叫人,并配合回答客人的问题

  3、孩子在幼儿园里做游戏的时候输给了别的小朋友,他当下的反应是:

  A、乱扔东西,恨赢的人

  B、伤心得哭了

  C、不开心,但马上就能恢复好心情

  4、父母原本和孩子约好周末带他去最喜欢的游乐园,但临时有事,不得不延期,这时他当下的反应是:

  A、激动地大喊“不行”

  B、非常失落,低下头不理父母

  C、有些失望,但表示“能理解”

  如果选项大多为“C”的话,说明孩子已经能够自如地控制强烈的情绪反应,学会了“耐心地等待”、“冷静地询问”、“大方地交流”、“宽容地体谅”。如果选项大多为“A”或“B”的话,表明孩子尚不能较好地控制情绪,缺乏应对挑战和压力的有效策略。

  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设个“出气角落”

  父母可以在家里设定一个“出气角”,并与孩子约定,无论多不开心都不能随意发作。但可以等回家后,在“出气角”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宣泄。当孩子在“出气角落”宣泄情绪时,父母尽量不要打扰他,除非孩子觉得有人陪他聊聊天更好。

  “出气角落”可以是一个宽大的旧沙发,或是几张软垫子,最好用帘子与其他空间隔开。可以放些旧的毛绒玩具、画笔、小杠铃、图书等,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习惯的发泄方式,如拍打毛绒玩具、胡乱涂鸦、做运动、读喜欢的书等。

  打个秘密暗号

  孩子最喜欢秘密,也最珍惜秘密。父母的一方可以与他设定一些“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暗号,比如眨左眼表示“干得不错”,眨右眼表示“继续努力”,右手小指碰头表示“停下来,想一想”,竖大拇指表示“你是我的骄傲”等。当孩子拿到五角星,父母眨一下左眼,他会比听到口头表扬更加兴奋和喜悦。

  在孩子即将发怒时,再多的劝告都已苍白无力。此时,父母充满信任的眼神,加上右手小指碰头的有趣动作,却有神奇的效果,一场“危机”可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化解了。

    来个“亦褒亦贬”

  有时候,批评不当也可能引起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

  不赞成孩子的某种行为并不是对他本身的否定。比如孩子一向很乖,有一回感冒了提出要吃冰淇淋。父母假如借题发挥,得出“你就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小孩”这样的结论,孩子当然会愤愤不平了。

  开门见山的责备则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父母想指出孩子当天上午对长辈没有礼貌的言行,聪明的做法是先从孩子的优点说起,赢得他的好感,特别要列举他平时礼貌待人的“闪光事迹”,随后引出上午的不礼貌事件,形成强烈对比,最后请孩子自己分析和解释。

  “亦褒亦贬”的批评方式能够满足孩子与日俱增的自尊心,提升他的自我期望,引导他适度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反应。

  做个平衡补偿

  孩子做游戏输了,他当然会郁闷、不开心。但是如果每次父母都能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告诉他“你是最棒的”,孩子就能逐渐克服消极的内心感受,坦然而从容地投入到下一个游戏中。这就是情绪的相互补偿起了作用,有力的积极情绪缓冲了消极情绪发作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平衡。

  父母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时通常容易犯“火上浇油”的错。孩子的坏情绪已经像火山那样一触即发,父母还要当众呵斥一番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导致后果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在“暴风雨”来临前夕,父母能慈祥地看着孩子,温和地安慰和劝说,轻描淡写地替他解围,并迅速把他带离情境,孩子心中的那团火可能就不会燃烧起来。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在线问答

幼师群:42575230  54118754  |  园长群:107615813 | 经销商群:107617312 |  妈妈群:107616762 |  幼教公司群:121128490

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
QQ:23419676 点击咨询
QQ:835226297 点击咨询
QQ:420675791 点击咨询
QQ:335163768 点击咨询
QQ:361206426 注: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1032079号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