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幼儿园散文诗教学的四大有效策略

2010-10-04 17:29:00 作者:佚名 来源:幼儿园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散文诗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是幼儿比较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但由于幼儿园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以致幼儿园的散文诗教材良莠不齐,真正具有“诗情画意、短小精悍、想象丰富”等特点的优秀作品为数不多。因此,我尝试着对幼儿园的散文诗教学进行了几点改革。

    一、理——让幼儿吟诵时朗朗上口

  《找家》是一首短小精悍、节奏感较强的儿童散文诗:
    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
    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
    甜甜拿起蓝色笔,唰唰唰,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
    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
    甜甜拿起绿色笔,嚓嚓嚓,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
    奇奇问:“你能给石榴找家吗?”
    甜甜拿起黄色笔,哗哗哗,金色的秋天是石榴的家。
   “呜呜——”谁在哭?
    噢,布娃娃没有家。
    甜甜拿起红色笔,轻轻一描,红色的玩具橱是布娃娃的家。
    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唰唰唰,嚓嚓嚓,哗哗哗,哦!我们的家——是中国。

    在反复吟诵后,我发现它有两点不足:一是人物角色较多,除了主人公甜甜外,还有宁宁、洋洋、奇奇;二是画笔的象声词变化频繁,有“唰唰唰,嚓嚓嚓,哗哗哗”。虽然角色多、象声词变化频繁,可以使散文诗更丰富、更富于变化,但同时也会造成幼儿记忆障碍,给熟练朗诵带来干扰。再说,这首散文诗的重点并不是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或学习象声词,而是让幼儿理解大海与小鱼、森林与小鸟、秋天与石榴、玩具橱与布娃娃、中国与小朋友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鉴于以上想法,我对散文诗进行了梳理:一是将宁宁、洋洋、奇奇三个不同的角色转变成“奇奇”一人,这样散文中的一问一答就在奇奇与甜甜两人间展开,并用图示将奇奇与甜甜以男女不同的形象区分开来;二是把散文中所有画笔发出的象声词都设计成“唰唰唰”,并在教学中配以动作辅助。

    二、裁——让幼儿理解时轻松自如

  《秋天的雨》是一首意境优美、篇幅较长的散文诗,它赋予秋天的雨以生命,把它比喻成一把钥匙,以此来描述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
  
    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的温柔,轻轻地、轻轻地,你还没注意,秋天的门,就悄悄地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她把黄色给了银杏……黄了的树叶扇呀扇呀,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她把红色给了枫叶……金黄色呢,给了田野……
    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呢!不信啊,你闻: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还有苹果、橘子……
    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小青蛙……小树叶……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
    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

    但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却让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束手无策。因为它既描述了秋天五彩的颜色,又提到了各种香味和声音,既要让幼儿用眼睛去发现秋天的美,又要让幼儿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还要理解什么叫比喻……短短一节课,教师往往是手忙脚乱,幼儿也常常是应接不暇,犹如在云雾之中,虽然欣赏了好几遍,但脑海中似乎只留下了“秋天的雨”这几个字样。

    面对如此尴尬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事先必须学会“裁”,如同一位裁缝师用一块布料做成衣,他必须先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特定的身材。因此,不管散文诗有多经典、多精美,该忍痛割爱时就得割爱,斟酌取舍,裁剪掉多余部分,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特点和最能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内容来实施教学,或重点让幼儿欣赏秋雨带给自然界的五颜六色,或注重引导幼儿聆听秋雨带给小动物过冬的消息……而其余部分可在幼儿充分理解、感受之后,在延伸活动中逐渐渗透学习。

    三、寻——让幼儿学习时为我所用

    散文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它为幼儿提供了成熟的语言样本,可以让幼儿模仿、记忆并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但这些成熟的语言样本犹如埋藏在沙砾中的金子,需要教师去发掘。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做一个不屈不挠的寻宝者,灵敏而准确地挖掘出它,让它成为每个幼儿渴求的知识瑰宝。

    中班散文诗《捉迷藏》趣味性强,它将太阳、黑夜、颜色比喻成人,大家在一起捉迷藏嬉戏,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趁着他还在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颜色们赶快找一个自己喜爱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

    绿色躲在小草里,黄色躲在菊花里,红色躲在枫叶里,白色躲在云朵里,蓝色躲在天空里。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他们全都找出来啦。

    这首散文诗的原教学目标是不仅要幼儿理解、朗诵,还要幼儿明白黑夜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把手帕解开又是什么时候,并且理解、学习词语:躲藏、解、静悄悄、蒙……但我在分析这首散文诗时,却发现了其中蕴涵着的另一个语言亮点,即一组并列的句式:绿色躲在小草里,黄色躲在菊花里,红色躲在枫叶里,白色躲在云朵里,蓝色躲在天空里。这组句式结构工整、形象逼真、富于童趣,是适合中班幼儿学习的很好的语言素材。因此,我将这组句式的学习作为主要语言技能目标。教学中,我让幼儿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念一念,并在最后请幼儿在教室中找一找“颜色宝宝还躲在我们教室的什么地方?你能像散文诗里一样用好听的话把它说出来吗?”很快,幼儿在教室里找到了各种颜色宝宝,他们都急切地用语言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绿色躲在青菜里、黄色躲在香蕉里、白色躲在墙壁里……”通过活动,幼儿不仅欣赏理解了散文诗,而且还掌握了“X色躲在XX里”这一句式,并将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

    由此可见,教师应擅于寻觅每一首散文诗的语言亮点。如:散文诗《睡觉》中用来表现各种小动物不同的睡觉习惯、睡觉姿势的动词是这首散文诗的精彩之处: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小白兔钻进洞里睡了,小金鱼睁着眼睛睡了,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教学时,除了让幼儿学着说一说,还可以启发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用身体动作来表演、体验这些动词,以及想象其他动物是如何睡觉的,怎样用类似的句式表述出来等。又如:散文诗《树真好》中每一段的第一句与后面几句的因果关系,是散文诗的巧妙之处: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在学习时可引导幼儿在理解句子前后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尝试创编,“你喜欢树吗?觉得树好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在散文诗教学中,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简单的句式,只要能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日渐丰富、成熟,教师就应尽可能地将它“寻”出来,并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教给幼儿。

    四、顺——让幼儿创编时得心应手

    创编散文诗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为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提升。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过分注重散文诗的格式是否工整、句子是否对仗、词句是否押韵、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等,致使幼儿创编时无所适从,创造的积极性屡屡受挫。其实,在散文诗创编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以支持、鼓励的态度为幼儿提供宽松的心理氛围外,更应注重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仿编的空间,掌握创编的灵活性,最大可能地顺应幼儿,使幼儿创编时得心应手,觉得有兴趣、有情趣。

    在散文诗《找家》的创编活动中,我问:“你能给小兔找家吗?”孩子们有的说:“我拿起红色笔,唰唰唰,唰唰唰,红色的萝卜房是小兔的家。”有的说:“我拿起绿色笔,唰唰唰,唰唰唰,绿色的草地是小兔的家。”还有的说:“我拿起黑色笔,唰唰唰,唰唰唰,黑黑的地洞是小兔的家。”……对于他们精彩纷呈、各不相同的答案,我都报以欣赏的目光,顺应着他们的创编思路。孩子们也在我仔细聆听的态度中享受到了创编的乐趣,创造的火苗越燃越旺。

    总而言之,形式各异的散文诗,给我们教师留下了改革创新的空间。我们在使用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墨守成规,应当学会选择、学会提炼、学会重组、学会超越,真正把散文诗变为幼儿的精神食粮,让文学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在线问答

幼师群:42575230  54118754  |  园长群:107615813 | 经销商群:107617312 |  妈妈群:107616762 |  幼教公司群:121128490

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
QQ:23419676 点击咨询
QQ:835226297 点击咨询
QQ:420675791 点击咨询
QQ:335163768 点击咨询
QQ:361206426 注: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1032079号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