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幼儿园常规培养的内容及作用
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
常规培养的3大内容:
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
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
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显然,常规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常规的建立也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常规培养发挥的三种作用:
1、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
2、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3、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二、幼儿园常规培养面面观
常规教育对于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幼儿入园、离园中对幼儿进行教育:
1、入园的礼貌用语常规训练及教育
礼貌用语的常规教育及训练,是培养幼儿团结友爱、懂礼貌、讲文明、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口头语言表达的一个有利机会。如: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先问:老师早!老师微笑回答:XX小朋友早!从这简单的一问一答中,既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同时又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要持之以恒。幼儿入园时一定有问声、有答声。不能幼儿幼儿有问声,教师忙于其它实物而忽视了答声,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同时挫伤了幼儿本人的情感和口头语言表达的机会,以至于个别幼儿不在问老师好、老师早,所以我们老师在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认真负责,可亲可敬,给幼儿做出一个好的榜样来。
2、晨间活动的常规训练和要求
晨间活动包括晨间谈话、晨间锻炼和活动。晨间谈话是老师和幼儿情感交流的最好的机会,这项工作做好了幼儿在一天中将会按教师的嘱咐,提示和要求去行动和表现。常言到:一年只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在清晨入园的感觉得到了满足,情绪得到了稳定,不良因素得以控制,在全天的生活、学习、活动中会得到有利的开发和创造。
晨间活动,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自由活动,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可以组织幼儿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
晨间体育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使幼儿的体能得到全方位得到锻炼。如果说晨间自由活动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那么晨间体育活动又使幼儿的体能得到锻炼,继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3、幼儿离园的常规教育与要求
离园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手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幼儿在园一天,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游戏,而每次活动都有具体的要求,是幼儿在园内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度过一天,而幼儿一旦离园,在家长的呵护下,往往会忘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等等。如果离园前教师不认真总结幼儿在园一天在情况,不给幼儿布置任务,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各项学习、游戏活动。因此,争取家长配合很重要。
1)重视家园联系:经常同家长联系,沟通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并通过板报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责任;
2)树立榜样:教师要认真总结幼儿一天的学习、游戏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提出希望,相信小朋友再来幼儿园参加活动时会比今天表现的更好,活动更愉快。
提出任务:小朋友回到家中,要把自己在幼儿园学道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并看哪一个小朋友在家里表现的好,和在幼儿园一样,是一个懂礼貌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3)幼儿讲述分享:请幼儿讲述在家里,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把听到、看到是事情带到幼儿园,讲给小朋友和老师听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一贯性,又培养了幼儿自己做事的能力,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如果说入园、晨间活动的幼儿在园一天活动的良好开端,那么离园总结是幼儿在园内一天活动的延续。所以我们没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教育的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教育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顶一下 0
踩一下
相关幼儿园常规培养新大全文章
本栏目最新文章更新
- [班级管理] 如何让性格内向的幼儿活泼起
- [班级管理] 做一个孩子喜欢且尊敬的好老
- [班级管理] 带好托班,老师须有"八心"
- [班级管理] 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
- [班级管理] 幼儿园常规培养新大全
- [班级管理] 幼儿午睡习惯的培养技巧
- [班级管理] 午睡前如何指导幼儿入睡
- [班级管理] 幼师的基本功从班务管理做起
- [班级管理] 怎样当好幼儿园班主任
- [班级管理] 幼儿园教师怎样带好托班
- [班级管理] 幼儿园早操创编的6类型
- [班级管理] 如何做好幼儿园班主任工作
- [班级管理] 幼师如何引导孩子自觉喝水
- [班级管理] 小班入园适应的常规培养要点
- [班级管理] 6案例细说幼儿园班级管理
- [班级管理]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明细表
幼儿园教师成长系列资源
- [幼师心得] 我们因为有爱而互相感动
- [幼师心得] 坚守这份执着,放飞这个梦想
- [幼师心得] 小班教师参观幼儿园感悟
- [幼师心得] 幼儿教师幸福观
- [幼师心得] 我将把爱永远奉献给我的事业、我的
- [幼师心得] 边采撷,边成长——感悟《幼儿教育
- [幼师心得] 年度班务总结、教研组总结的交流
- [幼师心得] 无法退却的选择
- [幼师心得] 通过实践来学到更多的本领
- [幼师心得] 孩子需要的不止是一朵小红花
- [幼师心得]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 [幼师心得] 夸夸我的同事活动有感
- [幼师心得] 从事幼教工作苦中有乐
- [幼师心得] 浸润幼小的心田
- [幼师心得] 走进幼儿&am走进游戏——听徐流芳
- [幼师心得] 母爱传延 师风永驻——感动中国,
幼儿园教师文案系列资源
- [活动方案] 幼儿园万圣节活动方案大全
- [个案分析] 中班幼儿在园观察记录(5岁)
- [个案分析] 观察小朋友在一日活动中的表现
- [个案分析] 睡午觉时常常懒床
- [个案分析] 上课好动的小朋友(中班幼儿)
- [个案分析] 大班个案分析与措施(6岁)
- [个案分析] 娇气、爱哭的小班个案
- [个案分析] 中班个案分析(内向的孩子)
- [个案分析] 有礼貌的梓涵
- [个案分析] 小班个案分析:与同伴相处情况
- [个案分析] 培养幼儿自信的性格
- [个案分析] 小班黄铮的个案分析
- [个案分析] 大三班王艺静个案分析
- [个案分析] 坐不住的孩子(大班)
- [个案分析] 中班个案:爱心宝宝
- [个案分析] 细细去欣赏每一个孩子
幼儿园教师幼教资源大全
- [其它资源] 12部幼儿园老师值得一看的儿童电影
- [律动舞蹈] 幼儿园舞蹈大全66套
- [儿歌童谣] 很好的音乐记号顺口溜
- [儿歌童谣] 幼儿园儿歌大全(332首)
- [幼儿游戏] 幼儿园游戏大全100个
- [其它资源]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和家长忌说什么,
- [其它资源] 2014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生必读
- [其它资源] 幼师面试是怎样的
- [幼儿游戏] 幼儿园晨间户外游戏集锦
- [其它资源]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表
- [幼儿游戏] 幼儿园手指游戏大全(69个)
- [其它资源] 幼儿园大班毕业节目单
- [其它资源] 幼儿园六一节目单大全
- [儿歌童谣] 有关草莓的儿歌
- [儿歌童谣] 幼儿园童谣118首
- [儿歌童谣] 植树节儿歌14首
幼儿园经营管理资源大全
- [师资建设]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针
- [保教管理] 幼儿园观察手记是家园沟通的桥梁
- [后勤管理] 接送制度的落实对幼儿园的重要性
- [经营政策] 幼儿园招生方法要"以正合,以奇胜"
- [经营政策] 幼儿园招生先要"知己知彼"
- [经营政策] 你这个园长当得咋样,自评10问题
- [保教管理] 中西方幼儿园教育四大不同
- [后勤管理] 幼儿园培训差旅费报销制度
- [园长文案] 幼儿园常规管理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 [经营政策]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 [经营政策]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 [经营政策] 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 [经营政策] 中美幼儿教育大纲有何不同
- [保教管理] 理性看待园本培训的利与弊
- [经营政策]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管理案例] 有关园服事件的法律分析
幼儿园教案大全
- [小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万圣节教案八则
- [托班活动教案] 托班区域活动的初探
- [托班活动教案] 小鞋找朋友
- [托班活动教案] 天睛了,下雨了
- [托班活动教案] 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
- [托班活动教案] 建构区:围墙
- [托班活动教案] 秋风
- [托班活动教案] 小小班英语活动:lion
- [托班活动教案] 小小班教学活动设计——想妈妈
- [托班活动教案] 托班综合活动<母鸡妈妈生蛋>
- [托班活动教案] 托班音乐游戏:小熊和小蜜蜂
- [托班活动教案] 语言:一只手套(托班)
- [托班活动教案] 小花小草要喝水托班
- [托班活动教案] 托班故事活动:漂亮的糖果
- [托班活动教案] 英语教案Hello
- [托班活动教案] 托班音乐节奏<小鸟进窝>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