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怎样培养小班数学操作常规

2014-12-14 20:38| 发布者:容容| 查看:15060| 评论:0

摘要:  数学操作活动是幼儿通过自己摆弄、操作进行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经验和知识,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操作常规是幼儿在取放、操作和整理过程中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小班的操作常规主要包括:   ...

  数学操作活动是幼儿通过自己摆弄、操作进行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经验和知识,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操作常规是幼儿在取放、操作和整理过程中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小班的操作常规主要包括:

  1、能有顺序地搬小椅子上位,走路、说话、放椅子做到三轻。

  2、上课时注意倾听。知道举手发言。

  3、使用材料时,能轻拿轻放;老师没说:"开始"时,不动桌上的材料;知道不拿别人的材料,能和同伴合作,不独占材料。

  4、能按规则有序操作。在排序等活动中,知道从红旗处有序开始操作;能向同伴展示自己操作过程或结果。

  5、换组操作没有空位时,知道等待。

  6、操作活动结束时,能主动、有序收拾材料并送回。

  我认为小班幼儿遵守操作活动常规应该从规则意识---基本技能---养成教育---巩固提高的发展过程进行培养。

  一、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规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对年龄小、自制力差,但可塑性大的小班幼儿来说,规则是保证操作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就应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喝水、玩滑梯时,教育幼儿学会等待;玩桌面玩具时,引导幼儿分类收拾玩具并送回玩具架;当幼儿都争着说话时,带领幼儿讨论怎样说话才能让大家都听见。教学操作常规是和班级常规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班级常规的一个分支,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仅注重培养幼儿学习有序、学习整理、学习合作等规则意识,还要老师们要求一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二、教幼儿掌握基本技能(情景再现):当我们请小朋友面向桌子操作时,哗啦啦一片拉动椅子的声音;桌子上、地上掉的笔、卡片、剪刀套;"老师,我不会。"教室里到处的"求救"声;跪在地上的、趴在桌子上的孩子;混乱的操作活动能让幼儿探索到什么知识和经验?老师准备了大量的材料,但是孩子的"操作"就是没有目的的玩一玩,甚至扔一扔,老师喊破嗓子、铃鼓拍得啪啪响,收拾材料时还会发现笔帽少了几个,胶棒断了几个。究其原因,是孩子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有乱玩。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会穿衣、说话的,孩子的各种和能力都是成人一点一滴慢慢教会的。不会走的孩子我们怎能要求他跑?不会使用胶棒、剪刀,怎么要求他参与活动?因此,培养幼儿遵守操作规则的前提是教会孩子掌握基本技能。

  1、示范学习搬小椅子时,老师先做示范:一只手拿椅子背,另外一只手托搬椅子面,要把椅子搬起来,不能拖地。幼儿练习时,老师及时表扬动作正确的孩子,鼓励其他孩子学习。需要把椅子放到桌子下面时,请幼儿轻轻地放,比一比,谁没有声音。怎样坐在椅子上,老师首先要做表率:"谁能像老师这样坐?"身体坐直、脚并拢,手放在腿上,老师规范的坐姿是幼儿模仿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2、教会怎样把笔从笔筒里拿出来,又怎样放回去?怎样使用胶棒 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都要一点一点地教:用记号笔时,笔帽要放到"屁股"上,(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我们是这样说的)用好后,把笔帽盖好,再检查一下是不是盖结实了,放回笔筒时,笔头向上,轻轻地放;用胶棒时,盖子放在胶棒框里,慢慢拧出胶棒头,收的时候,先拧回胶棒头再盖紧盖子,轻轻放回框里;不论是工具还是用具,我都是这样教孩子学会打开的方法、使用的方法和收回的方法。

  只有老师事无巨细地教会孩子掌握了方法和技能,才能让他们在操作中有能力、有兴趣、有欲望去探索。

  3、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操作常规,教师要引导孩子正确摆放操作材料。在集体教学环节,老师要引导取学具、怎样摆放,让幼儿明确操作的步骤,以利于他们模仿。老师引导用语要简练、精确,动作要慢,要让每一个幼儿听清楚、看清楚。在幼儿操作时,老师要一个一个巡视检查,手把手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对能力差的幼儿斥责,要用鼓励、表扬等方法激起他们操作的欲望。对小班幼儿来说,从左往右摆放学具有很大的难度,他们还不能分辨"左右"。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用厚一点纸(或卡纸),在纸的左面贴上红色的标记,让孩子从标记开始摆放,有条件的可以在使用的操作盘的左面贴一个红色的标记,让幼儿从标记开始摆放,这样孩子操作起来就简单、容易了。在《数量是5的大小排序》操作时,幼儿能准确放对最大的和最小的,中间的容易出错,我还是借用大、小标记引导他们按标记操作,标记的使用,弥补了老师语言对幼儿刺激时间短的不足,有助于幼儿的思考和有序操作。

  最初开展操作活动时,要先让孩子从操作一、两种学具开始,不能一下给他们多种材料,让他们手忙脚乱,无从下手,更不能听清老师的指令进行操作了。例如在理解3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操作活动中,第一节课,我出示有不同数量的动物图片,请幼儿取相应的点卡,幼儿每次摆放一张卡片;第二节课,请幼儿把点卡和实物卡对应摆放,能力较弱的幼儿摆放一组,能力强的可以摆放二到三组。这样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每个幼儿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上操作活动。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幼儿掌握了操作的方法和技能才能自觉遵守规则,实现自主学习。

  三、规则养成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无论是老师制定的规则,还是和幼儿共同制定的规则,都是为了规范幼儿的行为。而数学操作活动培养的是幼儿自主学习,因此,要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和教育手段,细化目标,实现"他律"到"自律"。

  1、倾听的培养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在活动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区分方位《蝴蝶在哪里》,我的提问是:"小蝴蝶飞到哪里了?是在花的上面还是在花的下面?"孩子们举起小手:"老师,我在菜园里见到蝴蝶了""我妈妈带我去公园时也看见蝴蝶了",这说明孩子没有听清老师的提问,所以答非所问。

  《小熊饼干屋》的操作,目的是不受颜色、大小的干扰,区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在请幼儿按形状分类时,有的孩子根本没有听老师提的要求,就开始操作,有按大小分的,有按颜色分的,他们的分类活动是遵从了自己的意愿。

  诸如此类等等,都说明幼儿没有倾听老师的讲话就参与到活动了,这样的操作是无效的操作,教学目的当然不能达到。因此,让孩子学会倾听是保证操作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在点名时,先用正常的声音喊他们的名字,然后声音越来越小,比一比谁能听到,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教室里特别安静,他们都兴奋看着我,认真听我嘴里发出的小小的声音,每次说对名字后,我都对他们竖起大拇指,孩子们在这样的小游戏中找到了乐趣,上课时他们还会主动说:"李老师,你小小的声音,看看我们能不能听到。"另外,我们班里开展《小小播音员》的活动,每天二名幼儿播音,要求当观众的孩子有礼貌,别人播音时要认真听,不插嘴。几个星期后,他们的倾听习惯初步形成,操作活动时,基本能按老师的指令要求正确操作、摆放了。开展《小小播音员》的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述的能力,培养幼儿说完整的话,这对他们在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或结果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幼儿的倾听习惯并不是单靠几个活动、游戏就能养成的,要通过多种有效方法和策略,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来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取放材料的培养幼儿在操作时要使用很多材料,如果靠老师一一发放,不仅要很长时间,而且会造成孩子的消极等待,因此培养幼儿有序取放材料是十分必要的。我把酒的包装盒做成笔筒,方形的小筐放剪刀,圆形的放胶棒;操作柜的每一层贴上笔筒、剪刀、胶棒的标记,以便幼儿有序取放。在操作活动时,幼儿是分成组的,"美羊羊"组、"海绵宝宝"组、"米老鼠"组等,我们在每组的盒子、小筐外面贴上"美羊羊"、"海绵宝宝"、"米老鼠"等图片,这样幼儿按图片的标记对应取放,十分有序。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让孩子们比一比,哪组的物品摆放地最整齐,鼓励其他组学习。在使用材料纸或背景图时,我教幼儿从前往后(或从左往右)一个一个传递,节省了时间。现在幼儿拿取材料、收拾整理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3、在游戏中学会听指令孩子是好奇的,当桌子上有筐头、有胶棒时,他们总想去看看、去摸摸、去摆弄,怎么才能让他们听到老师的指令再开始呢?我们可以本着脸吵,"杀鸡给猴看",但这样会消弱幼儿的操作欲望,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是用体育游戏《红绿灯》渗透指令教育的。在这个游戏里,我增加了爷爷奶奶走路、火箭、自行车等环节,孩子看红绿灯的变化,听老师的指令,调整自己的动作,是慢慢走?是走快些?是跑?还是停住?因为变化多,所以他们特别喜欢玩,而且看到红灯时能马上停下来,一动也不动。然后我们在教室里玩听口令的游戏,孩子们自由地小声说话,听到老师说"红灯"时,马上停止,比一比谁最快,老师说"绿灯"时,又可以交谈,这样练习了几次,"绿灯"时他们手舞足蹈,"红灯"时,他们立刻停止。然后,我又把指令从"红灯"、"绿灯"转变为"开始"、"停止",孩子们都能立刻跟着指令做。这样用游戏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操作的规则、活动的规则,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学会了听老师的指令和要求。

  4、"分享"共用材料小班幼儿操作特点是喜欢独立操作,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把共用的材料、学具拉到自己面前,其他幼儿跟着抢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我用故事、儿歌来培养幼儿有一起玩玩具的意识,鼓励家长带一些好吃的食品来分享,我们班级老师也经常买一些糖果、瓜果分给孩子们吃,慢慢的,他们有了一起分享的意识,大部分幼儿都会说"我们一起分享";其次,让孩子学会等待;再次,教给幼儿方法,例如,在区角活动时,有的孩子没有煤气灶用,我教他:"你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你的煤气灶让我用用好吗?"然后再告诉有煤气灶的幼儿:"你现在不用的话,先给别人用用,以后你有需要的时候,人家也会给你。"玩桌面玩具时,我请小朋友讨论:玩具筐应该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孩子们都达成一致意见:放在桌子中间,大家都能拿到。正是在平时老师对孩子持之以恒地灌输规则意识,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因此,在合作操作活动中,幼儿基本上能做到大家一起用,不独占操作筐。

  在规范幼儿的操作行为,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就像"织网",哪儿有漏洞,就要想办法把漏洞补上。有时同一个方法对上一届的幼儿有效,但对现在的幼儿无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才能选择适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让操作活动活而不乱,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四、在评价中提升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差,在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不能等待,别人没做好时就挤上去;有的不能主动捡取掉在地上的学具;有的拿别人的东西等等。出现状况后,老师要利用好评价这个环节来巩固提升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评价时,我带领幼儿讨论:"今天操作时,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孩子会说:"XXX用卡片不放回原处,散乱在桌子上,太乱了"、"XXX没有把他那组的东西整理好就走了,我们都没法玩了"、"XX说话的声音太大了"等等,我再组织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等幼儿发表后看法,老师提醒做的还不够的幼儿向表现好的幼儿学习,树立榜样作用。有时小班的幼儿不能意识到他们哪些地方做的不够时,我直接告诉他们:"今天,老师觉得在什么地方还不够好,你们可以怎么做。"这样直接告诉也是帮助他们巩固和再次规范。除了集体评价,我还会在活动结束后,找自尊心特别强的或者特别调皮的孩子进行个别教育,既在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的同时让他们意识到不足,又让他们感觉老师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下次活动时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自觉遵守规则的目的。

  通过近一年对幼儿数学操作常规的培养,现在我上课感觉很轻松,不用花力气、花时间整治纪律,操作活动收放自如。孩子们能专注进行操作活动,他们在取放材料,有序操作,收拾整理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