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从“你没有迟到”谈家庭教育

2014-9-5 14:41| 发布者:年年| 查看:7704| 评论:0

摘要:今天在幼儿园值班,我按照惯例在门口迎接幼儿来园。已经到了教师组织活动时间,还是时不时有家长送孩子入园。对这样的孩子,我总习惯微笑着提醒:宝贝,今天你迟到了,明天早点来哟。可是,一位家长的回答,大大出乎 ...

      今天在幼儿园值班,我按照惯例在门口迎接幼儿来园。已经到了教师组织活动时间,还是时不时有家长送孩子入园。对这样的孩子,我总习惯微笑着提醒:宝贝,今天你迟到了,明天早点来哟。可是,一位家长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我:一珉,你迟到了哟,快点到班上去吧。
      朱奶奶:一珉,你没有迟到,去吧。
      一珉走远,朱奶奶仍然对一珉的背影说:你没有迟到。你没有迟到哟!
      我问朱奶奶:一珉奶奶,您为什么这样说?
      朱奶奶回答我:你说她迟到,她会哭的。
      这让我又想到另外一些“小事”:幼儿一不小心撞到门上,家长赶紧拍打着门说,都是门不好,撞着宝宝了;明明是幼儿自己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家长却对幼儿说是桌子不好,太滑了;幼儿自己摔倒了,家长却用力跺地,说地不好,让宝宝摔倒了。这样的场景家长都不陌生。那么,家长这种自认为对孩子“爱”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
      1.不利于幼儿是非观念的形成
      家长是幼儿第一任老师,幼儿对家长的话深信不疑。家长出于对幼儿的“爱”。做出对幼儿某种错误行为的“善意欺骗”,而幼儿并不能够分辨这是家长对自己的一种“安慰”,他们会认为家长说的就是对的,长此以往,会导致幼儿对客观事实的错误认识。
      2.不利于幼儿责任意识的养成
      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人”生存于社会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家长面对幼儿的错误行为,没有帮助幼儿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而是帮助幼儿推卸责任。长此以往,幼儿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就会将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这种遇事逃避、不能担当责任的做法将对幼儿一生造成不利的影响。
      3.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没有是非观念且没有责任感,遇到问题总是将责任推给别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中会失去朋友的信任。在幼儿的集体中也一样,大家会因为某件事情而不喜欢和他一起游戏、一起学习,最终导致被周围的幼儿孤立。
      针对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产生的不良后果,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对策。
      1.分析原因,引导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帮助幼儿分析出现某种“状况”的原因,让幼儿知道遇到这种“状况”时思考的正确方法,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如幼儿迟到了,家长应该帮助幼儿分析为什么迟到,是起床晚了、是吃饭慢了、是在卫生间磨蹭的时间久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各种“状况”或者是“挫折”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寻根求源,找出问题原因,再针对原因来解决问题,这是家长要让幼儿懂得的生活态度。用科学的态度面对遇到的“挫折”,在“失败”和“成功”中掌握经验.幼儿也就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让幼儿终身受益。
      2.接受教训,培养幼儿勇于承担的责任感
      家长爱孩子、不想让孩子受委屈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成长的道路必须幼儿自己去走,他人是无法代替的。如果连“迟到了”这样的事情都不让幼儿去经受,幼儿又怎么能够成长?难道家长能承担幼儿一生中遇到的所有“挫折”?
      心疼孩子的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在幼儿遇到“挫折”时不回避、不包办,让幼儿接受“挫折”的经验教训。迟到了。接受老师的批评,今后不再迟到,幼儿会在“挫折”中树立守时观念;摔坏了杯子,没了喜爱的杯子喝水,幼儿会在“挫折”中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物品;比赛中落后了,幼儿会在“挫折”中知道强身健体的重要性……这一个个“挫折”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生体验。
      3.家园一致,形成幼儿教育共同体
      如果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幼儿园就是幼儿跨人社会的第一步。对幼儿产生影响的不只来自家长,同时更多的来自教师。为了避免1+1<2的情况出现,家长要和教师多交流、多配合,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和幼儿园形成一致,使家园形成对幼儿产生教育正能量的共同体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幼儿的教育伴随着幼儿成长的整个过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家园合作,正确面对幼儿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幼儿经受挫折的磨练,获得成长的经验,从“挫折”中崛起,迎接明天的“彩虹”。
编辑:cicy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