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2015-1-26 17:06| 发布者:太阳花| 查看:16616| 评论:0

摘要: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世界各国正抓紧利用这一战略机遇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 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世界各国正抓紧利用这一战略机遇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 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 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时间,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现状: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 力现状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 " 原生态" 状态, 生态 " 状态 , 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文艺演出 、 语言文化 、 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 " 文化赤字 " ; 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

  一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的成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 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 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新时期,我们再度扬帆起航,依托先辈们留下的文化宝库,结合本国的发展,使文化软实力有了大步提升。 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 文化产业是将文化从无形向有形,从意识形态向经济形态的一种转化。在文化市场不断 繁荣的前提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国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支 出也越来越大,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国家为发展文化事业也做出了相当的努力,适当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 环境、财政上的支持、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 利的条件。当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对外交流和竞争中的一个有效武器,我们必须利 用好、发挥好,使之成为我国整体综合实力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第二,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文化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公共价值观,是国民对国家文化产生的价值认同和心理归 属,任何国家和国民都不能离开本国的文化价值观而独立存在,它是国家凝聚力、吸引力和扩 展力的核心。 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仁爱、诚信、善行这些都是其主要内容,并深植 于国家文化所外现的各种事物之中。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价值观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被赋予了 新的内涵,这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这个观念从之前单纯的文化含义慢 慢地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谐社会"、"和谐家园"成为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话题。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更是提供了一个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 世界了解中国的最佳平台。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汇同于此,充分融合、协 调。 在国际舞台上,西方世界所倡导的民主、 法制价值观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中国提出的"和谐 世界"理念成为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中普世性的最佳体现,它让人们了解到中国的和谐理念,并 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价值认同。 第三,"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名片,是衡量一个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 以来,中国给世人的国际形象一直是友好的、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与我国文化之精髓"仁义之 道"是分不开的。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行为 规范;中国长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获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好评;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 中坚持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更是获得了全世界国家的赞扬和尊重。这些实实在在的形象工 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国际局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了广 泛的认同。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已经明显增强, 但由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 文化软 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 资源现状还不相适应,同时也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第一 ,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 世界为之惊叹。然而,事实的情况却是:人们渐渐记不起《道德经》,传统的文化节日受不到 人们的重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 的文化竞争力。 首先,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 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 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大量优秀 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其次,一些文化产品被注入其 他因素,降低了其本身的质量。许多的文化产品在运行中被大量注入商业的因素,本身的优势 资源流失,结果反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最后,文化市场运行的不规范化。如文化产品盗版严 重、低俗不健康的产品充斥市场等,要规范好我们的文化市场,才能为文化资源向文化竞争力 的转化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 现象。中国出口到国外上映的电影可谓凤毛麟角,而国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拍成的电影在中国市场 上却赚到盆满钵满,《花木兰》《功夫熊猫》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难看出,中国在文化贸易这 、 一块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不得不让我们担忧。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不乏许 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我国对外文化交 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

  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 能。 第三,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在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专业文化人才的缺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现在我 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对外文化交 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

  传播中国文化。我国着名艺术家金曼指出,我们不仅需要一批一流的文化产品,我们还需要一 批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市场,善于市场策划和运作的国际文化经纪人。许多我们认为 不错的文化产品因为缺乏市场化运作,在海外没有引起反响甚至受到冷遇。文化经纪人的匮 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严重制约。因此,大力加强对专业性文化人才的培养是 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四.对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各种方针政策都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倾斜, 各种政绩评价体系都以经济 发展的各项硬性指标为重要内容。这样就造成了在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 上,乃至在国民的总体认识与具体实践中,都以硬实力(及其资源)作为比较、衡量一个国 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标准,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综合实力基础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 提高。总体说来,我们现在的战略方针还停留在"经济强国"的认识层面上,缺乏从提升文 化软实力角度增强国力的思考和总体规划。第五.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文化的能力不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趋势的发展,社会结 构日益复杂化,各种腐朽、落后思潮纷纷涌现。而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西方社会思潮与意 识形态也不断涌入。 这对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构成极大冲击, 使维系社会正常运 转的思想文化基础削弱。 原有社会核心价值观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而处于被边缘化状态, 主流 文化与各种不健康的亚文化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越发激烈。 当前, 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无法有 效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潮和文化,这就造成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感和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减 弱,社会文化整合难度进一步加大。

  第六.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模式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各级党政机关、教育部门、科研院所和各种主流媒体,实施方式主要是自上而下 的强势宣传和直接教育。

  在传统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忽视了各种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以 及普通民众学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就是说, 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主 体比较单一,而且采取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模式,力量作用单向化。对这种模式的 过度依赖导致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浓重的行政化色彩, 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学院 派作风严重,针对性不足、缺乏时代特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造成 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力不足,而且缺乏有效而又持久的发展动力。第七.文化资源开发不当,文化传播力不强。当前我国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还不尽合理,这主要表现为:缺乏规划,忽视前期调研、论证和方案设计,使资源的整体优势、核心优势 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和利用。一是盲目开发。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转化为文化产 品或文化服务,二是粗放开发。山于对文化资源总体 价值缺乏宏观深刻的把握,一些地方仓促上马,低水平开发。三是无序开发。当前,在文化 资源开发过程中,短期行为、中一边行为和随心所欲的做法相当程度地存在着。文化传播力 不强阻碍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就目前来看,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手段、方式、内容 等都存在很大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九.缺少中西文化的"摆渡者",中国文化难以走向世界。仅仅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产品。第九 更新文化传播方式还不够,要使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海外,还必须有好的文化"摆渡者"。 目前国内缺少国际文化传播方面的专业人才作为中西文化的摆渡者",这已经成为中华文 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障碍。中西文语言差距太大,没有一大批好翻译是绝对不行的。语言作 为文化"摆渡"的工具,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国家有必要培养一批对中外文化都有较深造诣的语言专家,来从事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需要 战略眼光,更需要时间,而当前我国社会浮躁之风太盛,甘于寂寞、具有十年磨一剑毅力的 文化工作者委实不多。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