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提高幼儿科学探索的3大教学策略

2011-02-24 16:50:02 作者: 来源: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幼儿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幼儿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幼儿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幼儿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综观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探索教学,我们应怎样做才能保证探索的有效性呢? 
  
    一、自始至终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与组织有效的活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缺乏将活动过程与活动目标联系的意识。如:大班科学探究活动“配制饮料”,老师在介绍了提供的操作材料(果珍、白糖、小苏打、柠檬酸)后说:“下面,请小朋友自己选用材料制作饮料。”幼儿忙得不亦乐乎,纷纷动手将这个材料、那个材料放人杯中。当老师请幼儿说说是怎么配制时,却没有一个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哪些材料,放了多少。其实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幼儿在配制饮料的过程中感知认识、获得经验。可是,幼儿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只是忙于将材料放入杯中,惟恐动作慢了让他人用完,根本无心去思考怎样配制才好吃,无法去关注自己配制的过程,经验当然无从谈起,也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操作材料、设计教学程序、运用教学指导策略等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学习特点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进行,并需要思考、明确以下问题:

    1、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重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其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2、所选择的材料是否是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材料?有没有更适合的材料?

    3、所设计的教学程序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每一个环节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重点环节的感知与质疑、探索与发现时间是否足够?有没有给幼儿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与时间?

    4、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当、有效?幼儿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是否得以激发?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引发幼儿作深层的思索与探究?是否能适时提升幼儿的学习策略与学习经验,并在同伴中分享与交流?

    总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目标出发,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因为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二、引导幼儿多感官全方位地参与活动,促进智能有效发展

    科学探索活动中有些教师只关注幼儿动手参与,而忽略了引导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以至幼儿的智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如:科学活动“物体移动的秘密”,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感知物体移动需要力的作用,了解不同大小的力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教师提供积木、铁块、羽毛、乒乓球等多种材料,请幼儿玩一玩,让这些物体动起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教学情景是,全班幼儿兴致勃勃地摆弄着;老师则忙于控制活动的时间;让个别幼儿展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操作的方法。表面看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幼儿都有参与,都在动手实践,活动内容也很丰富。但作为探究活动,活动原本应有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潜在的教育资源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幼儿是动手做了,但在动手之前,幼儿没有思考、假想的时间,实验的过程中也没有思考物体移动的原因,更不是验证的过程,活动中幼儿始终没有理解物体移动与力的关系。事实上,这个活动的设计与提供的材料都非常好,只是因为老师的观念不够正确,仅满足于让幼儿动口、动手,没有让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让幼儿或先思考后操作,或边思考边操作,或先操作后思考。

    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呢?

    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把要让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喜欢的、愿意学的内容,并采用充满趣味性、形象性、挑战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其次,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创造条件启发幼儿思考、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使幼儿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

    再次,学习成功最能使幼儿感到快乐,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在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给其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幼儿一些走向学习成功的方法,使每个幼儿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促进幼儿智能的有效发展。

    三、提供有价值的操作材料,使幼儿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有效发展

    作为探索性教学必不可少的操作材料,老师在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对本次教学活动而言它所蕴含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些材料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有利于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能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的,而不是信手拈来的。

    其次,选用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应与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让幼儿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次,操作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简便有效,尽可能就地取材、一物多用,切忌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寄托在操作材料上,花不必要的精力去“精心”准备既繁琐又无效的操作材料。

    最后,教师应本着“一个活动只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来确定操作材料,切忌“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一个教学活动中要达到多个目标或解决多个问题,在有限的教学教程中是很难真正落实的。只有以“一个活动只解决一个问题”来确定操作材料,才更能让幼儿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做深层的探究与思考。当然,这对教师选择、挖掘材料、设计操作程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在线问答

幼师群:42575230  54118754  |  园长群:107615813 | 经销商群:107617312 |  妈妈群:107616762 |  幼教公司群:121128490

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
QQ:23419676 点击咨询
QQ:835226297 点击咨询
QQ:420675791 点击咨询
QQ:335163768 点击咨询
QQ:361206426 注: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1032079号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