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如何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2010-10-05 19:59:40 作者:蔡红秀 来源:盐城市幼儿园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突出强调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克服了传统科学教育只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弊端。这是站在人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是培养幼儿成为未来人的素质教育。我们应当坚持通过科学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让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积累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人。

    关键词:科学教育 科学 激发 兴趣 探究 欲望

  为了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同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探索空间,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一、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而操作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脱离了操作材料的探索将是一纸空谈。操作材料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能帮助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对材料的选择和投放就显得格外重要。

  科学始于好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孩子对所进行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探索,细致的观察,认真的思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可见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达尔文年幼时就对昆虫、植物、矿物等感兴趣,他后来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是与这种年幼时开始发生的兴趣直接有关的。所以,我们必须有计划地、巧妙地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

  我们常常借助自然角、科学区、科学发现室和墙饰等让幼儿尝试、探究,使他们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自然角,我们不仅饲养着孩子们带来的乌龟、金鱼、龙虾等小动物,而且还根据季节的变化随时丰富内容。春天到了,就种花,养蝌蚪;秋风一吹,就收集种子、果实,种植蔬菜,捕捉秋虫;陈列各种贝壳、标本等。此外还准备有动植物记录本,引导幼儿随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科学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活动材料,以便孩子们操作。如:平面镜、放大镜、望远镜、三棱镜以及有机玻璃等有关光的游戏材料,各种形状的磁铁,木块、橡皮泥、纸、塑料瓶等有关沉浮的游戏材料,电珠、电池、金属丝、塑料棒、和碎纸等有关电的游戏材料,纸杯、棉线、喇叭、塑料管等有关声音的游戏材料,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了风车、降落伞、扇子、风向测向仪等有关风的游戏材料,还做了天平、不倒翁、陀螺、水果娃娃等,孩子们百玩不厌,兴趣盎然,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在科学发现室里设置了标本世界,有趣的哈哈镜,奇妙的颜色以及有关光、声、电、力、化学、人体、动植物奥妙等方面的材料,做到丰富多样,富于变化,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更好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在墙饰方面,我们根据教育目标,主题活动,季节特点,布置更新墙饰内容,如:“火车呜呜叫”、“小红帽”、“葫芦娃荡秋千”、“望星空”等,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图片,画的美丽漂亮的画,剪剪、画画、折折、贴贴的作品,布置到美术角里,小朋友们还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果壳画刊登在盐城晚报上,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同时,孩子们初步懂得了环境与人和动植物的关系。

    二、给予适度的引导,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幼儿充分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关注知识本身的价值,更要让幼儿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能力。在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我们要尽量避免过多地限制和干预,应给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必要时可进行适度的指导,启发幼儿作进一步探索。如:科学活动“瓶底有洞就一定会漏水吗?”,幼儿首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假设,集体猜想记录,幼儿想出了用棉花、沙子、小石子、胶带、瓶盖等东西;然后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结果发现小石子和沙子放在瓶底还会漏水,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设,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多放一点不会漏了,用胶带贴在瓶底就更不会漏水了,结果实验成功了,接着幼儿对于实验中所观察到的事实(包括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分四组进行记录,并得出结论:胶带、小毛巾、布、瓶盖、沙子、石头等放在瓶底就不会漏水了。最后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所经历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做事的条理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用科学的步骤来探究和解决问题。

    三、利用自然环境,扩大幼儿的探索空间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佳场所,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

  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去大自然中探索种种有趣的现象。如:春天,带小朋友们到盐城人民公园春游,亲身感受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夏天,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亲听不同的流水声,让幼儿看一看、找一找不同的小树叶、野花,闻一闻各种野花不同的香味,摸一摸各种树干,以体验其异同;秋天,带幼儿到田野里跑跑、看看,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一场大雪让孩子们欣喜无比,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玩得不亦乐乎。玩完后,我们让孩子们每人拿一只杯子到室外装满雪,并请幼儿思考:“雪融化后,杯子里会有多少水?”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积累了有关“雪与水”的经验,而且发展了观察、测量、比较、描述、推理等多种能力。

    四、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教育资源开展科学活动

  我们积极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帮助幼儿获取周围物质世界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探索周围世界的方法,激发幼儿爱护动植物的情感,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盐城地处黄海之滨,气候温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风光秀美,在盐城海边有国内第一个滩涂型自然保护区,七百余只丹顶鹤嬉戏玩乐;盐城边新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世界上牡丹有数百种,盐城便仓的枯枝牡丹是海内外珍品,叶绿花艳,分外逗人喜爱;盐城东郊,有气势恢弘的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著名的革命遗址等。所有这些,让幼儿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盐城。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体验着严谨求实、潜心钻研的科学精神和品质。科学就在身边,科学探究活动起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愿我们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从孩子们的关注点和兴趣出发,把他们引向科学探索之路,丰富他们的科学经验,引导他们建构逐渐趋近与科学的概念。

    参考文献:

    1.幼儿科学教育 王志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科学教育文集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10
    3.从理念到行为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研究与实施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
    5.幼儿教育 2000.7.8 2003.6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在线问答

幼师群:42575230  54118754  |  园长群:107615813 | 经销商群:107617312 |  妈妈群:107616762 |  幼教公司群:121128490

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
QQ:23419676 点击咨询
QQ:835226297 点击咨询
QQ:420675791 点击咨询
QQ:335163768 点击咨询
QQ:361206426 注: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1032079号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