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如何上好小班古诗散文教学课

2011-04-01 13:38:47 作者: 来源: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儿歌、散文诗、诗歌都是幼儿喜爱的内容,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组织与实施诗化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高效优质的将诗化语言作品所蕴涵的内在信息传递给幼儿,让幼儿充分地理解、体验和感受作品的内涵与意境。

    一、根据目标选择适合班况的教学内容,深入剖析作品。

    不同年龄段之间有各自不同的语言教育目标,因此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很关键。除依据本年龄段的目标外,还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年龄、学习特点等。在选择《家》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就认真分析了本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家是每个幼儿都熟悉的场所,是他们感情的寄托,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容易理解,因此这首儿歌容易引发他们丰富的联想与情感共鸣。从作品本身分析:这首儿歌大量运用了双声叠字,节奏极为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作品中描画的事物都是幼儿所熟悉的,容易建立起事物之间的对应联系,满足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了他们对幼儿园的情感。通过认真的选材和透彻的分析,将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教育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正确把握了文学作品的核心教育价值。 

    二、根据教育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幼儿园《纲要》中规定: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里所指的环境当然包括丰富健康的教学环境。教师要鼓励幼儿参与活动环境的创设,这不仅能使教师从中了解到幼儿已有的经验,还可以激发他们参与随后活动的兴趣。例如:在组织幼儿欣赏散文诗《落叶》时,我和幼儿共同收集落叶,装饰教室,在教室中悬挂秋天开始变色、脱落的树叶,以及不同形状的叶子。和幼儿一同进行环境创设,把墙饰装饰成有明显秋天特征的画面,充分发挥环境的认知教育功能,让幼儿在与落叶的亲密接触中理解散文诗优美的语言。 

    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诗里的内容,我还准备了小虫、蚂蚁、小鱼、燕子、小船、伞等图片,一同布置到墙饰中,再现出散文诗的情节内容,让幼儿充分感受诗中角色的可爱有趣。通过环境的共同创设,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到秋天的美和散文诗优美的意境,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散文诗的学习中。

    三、为幼儿的欣赏、学习做充分的经验与材料的准备。

    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学习诗化作品,教师还要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在活动之前进行相应的铺垫。例如:在组织幼儿欣赏诗歌《太阳和月亮》时,我就利用餐后散步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自由交谈:“太阳什么时候出来?太阳回家了,又到什么时候了?天是什么样的?天空中有谁会出来?夜晚,小朋友都要干什么了?天亮了,谁又会出来了?小朋友在幼儿园游戏时,幼儿园里是什么样的?”等这些贴近孩子们生活的话题,但孩子们的想法有的却让人出其不意,这也使我从中了解了幼儿原有的经验。因此,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向幼儿介绍一些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能区分白天与黑夜的不同,为幼儿描述有关“热闹、静悄悄”的事情、地方等,并以图片的形式进行记录,深化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另外,幼儿思维是直观形象的,为了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形象地理解作品,我结合诗歌的内容准备了白天(图中有太阳、小鸟、小树、小朋友等)、黑夜(图中有月亮、小草、小花、小朋友等)的图片各一幅;选择了两段适宜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气氛;为幼儿尝试创编提供各种玩具动物若干等。所有这些材料及经验的准备都是为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美。

    四、构思教学活动方案,帮助幼儿理解感受作品。

    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教师要认真、充分地备课,既备孩子,又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多思多想活动中可能预见的问题,如何调整等。只有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巧妙的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驾驭活动,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传递情感信息,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文学作品。

    例如:在教学《轻轻地》这篇散文时,我在教学方案地确定过程中进行了反复推敲,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

    1、 导入简洁准确。

    导入环节不是活动的主体,也不是整个活动的重点,但所起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轻轻地》这篇散文在导入上我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引入,首先邀请幼儿观看:孩子们,你们看,佳佳还没起床,我们应怎样进屋?在我的暗示下孩子们自觉地“轻轻”入室,然后在边听边看中自然切入主题,导入简洁、准确,与所要学的文学作品基调一致。

    2、巧设问题。

    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含糊,不偏离目标,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实际水平,才能唤起幼儿的积极参与与表达。记得我在第一次试课散文诗《轻轻地》过程中,当我结合实际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时,曾这样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要轻轻地?孩子们听罢无人应答,只是在我的再三引导下,和我一起回答了这个问题。后经过反思,调整为:你做过什么事轻轻地,你怎样做的?孩子们就能积极应答了。通过有效的提问,唤起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把关心他人和轻轻做事建立起了联系,很好地把握了这篇散文要传递的教育性。

    3、示范朗诵。

    作品能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示范朗诵很重要。首先教师要切准作品的情感基调,为教学中情感的投入做好准备。在示范朗读作品时投入真情实感,这也是帮助幼儿有效接受、理解散文诗的一种方式。让幼儿在感受“轻轻地”过程中,我认为单纯靠教师“告诉”或理性的讲解是不足的,而更为主要的是在适合的情景中,以情感人、语言生动形象(包括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把握),以及体态动作(大到肢体动作,小到一个眼神)引领等,让幼儿在渲染的“轻轻地”氛围中去感悟、体会作品所蕴涵的信息和作者所流露出的情感。

    另外,在实施《轻轻地》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在睡眠室进行,它所营造的环境是温馨、宁静的,幼儿有听的环境,我就尽可能的让幼儿多听,在不断变换的形式中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并且让幼儿与墙饰一起互动,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在宽松、真实的环境中引导幼儿自由表演,动静交替。由于小班幼儿思维是直观的,我就将《轻轻地》散文诗内容以小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幼儿,支持幼儿理解。对于难理解的词:上夜班,活动前进行铺垫活动,让幼儿正确理解父母 “上夜班”的辛苦,而非真正的睡懒觉。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力求自然、紧凑,以情境化的语言,问题式的牵引,始终为目标的实现层层深入,不断指导幼儿理解作品。我认为,只有构思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本班幼儿水平的教学活动方案,才能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经验,更好的理解作品。

    总之,在组织与实施诗化语言的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和把握诗化语言所赋予的新价值和关键经验,深层次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核心教育价值,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和指导方法,扩展幼儿的相关经验与体验,不断提高自身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神态表现作品文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的能力。创造出各种有利条件,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和发展语言。(陈雨)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产品展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sitemap | 在线问答

幼师群:42575230  54118754  |  园长群:107615813 | 经销商群:107617312 |  妈妈群:107616762 |  幼教公司群:121128490

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
QQ:23419676 点击咨询
QQ:835226297 点击咨询
QQ:420675791 点击咨询
QQ:335163768 点击咨询
QQ:361206426 注: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1032079号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