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论文:歌唱活动中教师的策略运用

2014-12-12 13:08| 发布者:乐观| 查看:16863| 评论:0

摘要:  审美与艺术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幼儿艺术教育,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特点,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熏陶,帮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建立起以艺术创造力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提高其审 ...

  审美与艺术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幼儿艺术教育,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特点,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熏陶,帮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建立起以艺术创造力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提高其审美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完善和社会化发展的一种教育。而做为幼儿艺术教育一部分的音乐活动,则对幼儿的生活,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是使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主要包括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和欣赏四个方面,其中歌唱活动是最多的教育形式,它是指用嗓音来演唱有旋律,有歌词的歌曲以及节奏朗诵,唱名游戏等。幼儿要想学会歌曲,必须理解歌词,熟悉旋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对于一些歌词长又难记的歌曲,及时有效的引导更是幼儿歌唱活动成功的关键。那么教师如何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新《纲要》的教育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兴趣、需要和经验等来指导幼儿学习唱歌呢?通过实践我发现教师的指导策略至关重要。

  一、开始部分的导语设计策略导语就是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楚,明白地交代给幼儿一段话,心理学家认为3~6岁的幼儿是无意注意占主导,而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较短暂,因此活动的开始部分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习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导语的设计要求导语要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来设计,交代导语时教师在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处于显性状态。教师的语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情趣化,直接化,也可用一些体态语。从而更好的推动活动的开展。

  2、活动导入的主要方法(1)谈话导入教师运用和幼儿聊天的方法导入活动,但谈的话题要与活动内容有关。例如歌曲《表情歌》,开始部分我便与幼儿各自交流人的不同表情,然后谈谈各自高兴的时候会有哪些表现?从而引出歌曲内容,使幼儿自然的进入了学习歌曲的状态。

  (2)回忆,迁移经验对于一些与幼儿生活,学习,游戏有关的歌曲,师在活动开始可以帮助幼儿回忆,迁移已有的经验,解决活动中的困难。例如歌曲《办家家》,这是幼儿每天必玩的游戏,于是我便出示了娃娃家的材料,然后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怎样玩的,最后教师再结合幼儿的不同玩法进行总结,归纳出与歌曲有关的烧饭菜,喂娃娃的内容,这样幼儿就可以轻松的理解歌词,学习歌曲了。

  (3)合理的情境导入合理的情境导入能使幼儿很快的投入到情节中,对活动产生兴趣,并有助于幼儿对歌曲内容的初步理解。例如歌曲《大野狼》,刚开始师以一只大野狼的形象出现在幼儿的面前,然后结合歌曲进行表演,幼儿的兴趣与注意全被抓住了,且对“大野狼”的每一句话都记的很清楚,于是幼儿便不知不觉的记住了主要歌词,顺利的投入到了活动中。

  二、活动过程中的指导策略在幼儿进入学习状态时,教师的主体地位就转为隐性状态,幼儿则是主体,教师以引导为主,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幼儿学习情况等来运用相应的指导策略,以便幼儿更好,更快的掌握歌曲内容。我在活动中采用了以下策略:

  1、运用图谱,动作提示策略该策略就是师出示与歌曲有关的美丽图画,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图中的内容,理解歌词。这是一种最常见,以前最常用的方法,幼儿可以边唱边看图,对歌曲内容有直观的感知。例如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我在活动中运用了图帮助幼儿理解,通过幼儿看图并回答“小老鼠会怎么说?电话号码是多少?客人会是谁?”等一些问题,进一步帮幼儿理清歌词的顺序。幼儿一边唱,一边看图,如果忘词的话,图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动作提示则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提示活动内容。例如:歌曲“芭蕉扇”,其中的歌词有:一扇能熄火,二扇能生风,三扇能下雨;为了让幼儿快速理解记住歌词教师分别做了熄火,起风,下雨的动作,每当幼儿唱到此处时,一看到师的动作便能想到相应的歌词。

  2、经验迁移策略该策略就是指幼儿把自己的已有经验迁移到现在的活动中,例如:歌唱活动“摸摸鼻子”,当幼儿学会该歌曲后,师要求幼儿想想“还可以摸哪里?”幼儿便说出了“耳朵,眼睛等”身体其他部位,并进行了歌唱活动,曲调不变,更换了歌词,这也是经验的迁移。

  3、教师的退位策略新《纲要》的思想主张在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只教给幼儿方法,而不是反复带着幼儿学。当幼儿初步掌握本领之后,教师就要学会放手。但是师的退位也不是突然的,完全撒手不管,任由幼儿发挥的。退位要一步一步进行,对于幼儿的困难师还要给予解决。例如歌曲《鞋匠舞》中,我首先是带着幼儿唱退位至幼儿看我的嘴形唱,再过渡到幼儿看我的动作唱,最后到幼儿自己唱。在这一系列退位中,教师不再发出声音,而是用肢体动作提示,不仅可以听到每一位幼儿的声音,且也更好的了解了幼儿的掌握情况,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4、层层推进策略该策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的活动的层次性。如果一节活动没有挑战性,幼儿通过反复练习就很容易完成的话,那么幼儿的兴趣就会随即消失;但一节有层次的活动,不同的内容能更加激发幼儿的兴趣,也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例如歌曲《办家家》,由于幼儿有了游戏的经验,所以学歌曲很快,在反复练习中我发现一些幼儿已经注意力不集中了,于是我便在歌唱形式上递进一步,变为男女生对唱,接着又运用了领唱和齐唱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且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来说,又给了她们再复习的机会。

  5、运用情境游戏的策略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如今的教育提倡教育游戏化,同样在歌唱活动中也可以将游戏渗入其中。例如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活动中,我便尝试在幼儿基本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玩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游戏前幼儿唱着新学的歌,唱到“开门”的时候,就立即变成了游戏。既复习了歌曲,又增加了幼儿的兴趣,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三、活动结束的评价策略1、针对活动中的问题评价该策略是指将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拿出来进行评价。如:对幼儿唱歌的方法,节奏的掌握,歌词的掌握,幼儿唱歌的情绪幼儿活动的规则等提出要求,给予幼儿正确的方法。

  2、游戏结束的评价方法对于一些活动,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唱歌,既复习了歌曲,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通过游戏师也可以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并可以对问题进行讲评。

  3、抛出问题的策略活动之后,师可以对幼儿掌握好的地方进行鼓励肯定。同时还可以抛出问题,如在表情歌中,师便提出“人还有哪些表情?当你们有这些表情时,会怎么做?”让幼儿带着问题结束,为下次活动做好铺垫。

  4、欣赏的策略师可以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从情感,方法各方面进行,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欣赏一段音乐,通过感知为下次活动做好铺垫,也给了幼儿休息的机会,做到动静交替。

  实践证明,运用这些策略后,老师的教学轻松了,幼儿也能认真的投入活动,且学习气氛比以前活跃了,幼儿的学习效率有很大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新理论,根据活动研究运用更多的指导策略,使其他活动教育也有更高的转变,将理念转化为行为,便于幼儿更好的学习。





1、下载 幼师帮手机APP,百万幼师同分享!幼儿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
2、下载 亿妈汇手机APP,百万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妈妈育儿的必备工具!
3、下载 孕妇宝手机APP,百万孕妇面对面交流!孕妇必备的孕产工具!
4、APP安装方法:手机打开亿师官网(www.yishiwang.net )网页最底端选择客户端安装!

5、关注"幼儿园教育"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幼儿园教育"-关注带有幼师帮图标平台
6、关注"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平台,在微信上-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婴幼儿教育网"(微信号 qq23419676)
7、加我微信:qq835226297(每天分享幼教资源) 联系QQ:2870247344(注明幼师身份) 幼师Q群:107616762 (注明信息来源及幼儿园名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